2025年5月2日,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迎来成立15周年的重要时刻。作为生日礼物,首都航空将掌声和鲜花还有奖励送给了15位创业之初就入职首航的基层员工九五配资,岗位涵盖机长、乘务员、安全员,以及地勤和行政等多个岗位。
15年或许仅是弹指一瞬,但对于一家航空企业而言,成功的背后,凝聚的是一个个普通员工持之以恒的耕耘。
15年前的5月2日,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在太庙宣告起航,以隆重的形式,似向国内航空业前辈宣布,这家北京本土航空公司将作为大城之翼,展翅高飞,成为国内航空业版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望过去的5400余个无休日夜,首都航空以成立之初的25架中型客机,120余条航线的规模,发展到如今近90架大中小型空客机型全覆盖,国内国际航线达163条,航线网络覆盖全国80余个城市的中大型航司……可以说,在15周年这一时间节点,首都航空正生机勃发,翱翔天际。
展开剩余87%和北京共生:“首都名片”大展腾飞之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首都航空确实在航空业大发展时期躬身入局,但创立之初,其所遇到的挑战一点都不小。
作为国际航空枢纽,从北京始发的航线和时刻都是各大航司拼抢的重要资源。从起航伊始,如何找准自身定位,找到独特的差异化发展之路,成为首都航空面临的首要问题。
初创时期,首都航空在实力上确实无法与大航司比肩,但在当时,经济发展迅速但航空运输发展相对滞后的二三线城市还是盲点,有需求却少供给的小众目的地赛道成为首都航空最初切入航空市场的捷径。
从2010年首都航空在丽江机场成功完成第一条精品航线北京——丽江首飞,让这片位于高原交界,山高路险的边城有了直通北京的天路。
从那时起,尝到甜头的首都航空在后续将航线瞄准“非枢纽机场”,包括飞往安庆、玉树、海拉尔乃至海外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等一批小众航班密集上线,迅速解决当地出行盲点,并坚持至今,并成为首都航空的一大特色;而这些精品航线,也让“首都”这一地理概念成为远方人民的具象化符号之一。
15年来,首都航空与北京这座超级城市的共生关系日益深化。大兴国际机场投运后,首都航空将运力转场至此,成为支撑北京“一市两场”战略的重要力量。
如今,首都航空还通过加密至莫斯科、里斯本等“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航线,助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让“首都”这一品牌,飞得更远。
与安全同行:因为一失万无,所以万无一失
航空业的本质就是“一失万无九五配资,万无一失”。
安全记录的积累需要日复一日的严谨,也是首都航空从一出生便坚持的“生命线和高压线”。
15年来,首都航空累计安全飞行超279万小时,这源于机务团队对每颗螺丝的反复校验、签派员对气象数据的精密分析、飞行员在模拟舱中数千次的起降训练。
正如荣获表彰的资深机长所言:“安全没有捷径,只有把每一个航班都当作首航对待。”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首都航空在风云变幻的航空市场中铸就了金字招牌。
15年间,无论是发生乘客身体突发状况,还是飞机空中、降落时间遇险,首都航空的机长、乘务员和安全员均进行了妥善处置。这背后,是日复一日的技术磨炼,是耳提面命的制度要求,也是不计成本的经费投入。
用服务突围:从“标准化”到“场景化革命”
从普通乘客的视角看,乘务员就是航司的第一印象代言人。
鸾凤乘务组是首都航空的标杆,也是给全体空乘人员打造的示范样板。
作为首都航空长期打造的品牌,鸾凤乘务组品牌从2016年到今天,他们从旅客感知最直观的细节入手,不断完善服务标准,推出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服务,让每一位旅客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此外,他们还需要能在航班飞行遇到急救突发情况时,展现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的处置能力,需要在疫情以及重大保障任务中首当其冲履行国家使命,也需要在执行航班任务之余,与企业一道赴青海玉树的北京对口援建学校履行社会责任。
在高度同质化的航空服务业,首都航空试图以差异化服务构建竞争赛道。
除了在服务软件上下功夫,在服务硬件方面,首都航空也逐渐摸索出自己的赛道。
对于这家以价格亲民著称的航司来说,其策略可概括为“两端突破”:
针对北京出港的商务客群推出的“京韵”定制服务,提供机上米其林餐食、首都博物馆联名文创礼盒等增值产品,单座附加值提升15%。针对大众市场,推出“青老年特惠”“往返无忧”“多人同行”“特惠行李”“倍多分”“智选/优选经济舱”,以及无陪儿童服务、无陪青少年服务、“导盲犬进客舱”服务产品……切实为旅客提供更好的出行感受。
向成本挖潜:算好小账才能票价亲民
提起航空公司,留给普通人的印象是个“大买卖”,但正如“治大国若烹小鲜”一般,航空公司算起“小账”,毫不含糊。
因为向技术要效益,才能把最多的优惠留给旅客。
作为绿色航空的先行者,首都航空在去年全年节约航油3.7万吨,合计节约上亿元成本。这也是首都航空能始终保持票价亲民的一个原因。
而这一突破,源于公司在智慧温控、航路革命、数字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在新技术改造方面,自2016年起,首都航空累计投资2.4亿元开展安装WQAR、改装鲨鳍小翼等,其中改装鲨鳍小翼可以有效减少飞机飞行时的空气阻力,进而降低燃油消耗。投资450余万元新购置7台静变电源电压车,投入三亚和杭州基地,有效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为降低飞机在地面等待及飞行过程中的能耗,首都航空还创新性地开通实时风温上传功能,避免能源的过度消耗,为飞行员提供优化飞行高度的建议,并由此调整飞行高度,有效减少空气阻力,提高燃油利用效率。据统计,该项目实施后,年均可节省燃油超300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918吨。而在保障客舱舒适度的前提下,将空调组件供气流量降低,年均又可节省燃油超240吨。
此外,首都航空还通过航路优化项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先进的航路规划技术,成功实施了“截弯取直”和灵活使用空域等措施,缩短了飞行距离,减少了不必要的燃油消耗。
迈步从头越: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2025年既是首都航空创业的第十五个年头,也是加入辽宁方大集团后新海航的“创新年”。
站在这一时间节点,首都航空将在航线优化、时刻获取、客座率及渠道拓展等方面精准发力,以期今年在执飞班次、客座率、经营利润、全年总收入等多个维度实现全面上升。
而这些充满不确定性的小目标最终能否确定实现,离不开首都航空以“党建为魂”,通过党建来凝聚人心,干事创业。
为此,从年初开始,首都航空便做了进一步加强党建的工作部署,通过深化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促进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推进“一支部一特色”创建,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通过完善群团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查;通过丰富文体活动及职工竞赛形式,加强集团内外部联建工作;通过建设新海航特色企业福利品牌工程,做好“两金”“两医”、重大节日、员工生日、婚丧病育探望、免费工作餐、年度体检、优惠机票等企业十大特色福利项目执行。
党建兴则企业兴,党建强则企业强。筑牢党建这一基础,公司上下有信心通过各项举措,在“节点年”和“创新年”之际实现目标。
站在创立十五年的时间节点,首都航空将认真践行“经营企业一定要对国家有利、对企业有利、对员工有利、对旅客有利”的企业价值观,站在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高度,以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九五配资,为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贡献首航力量。
发布于:北京市云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